23 金门桥

小艇上,五个人谁也不说话。看着眼前如画的夜景,每个人都在默念三个字——旧金山。

夜色里,飞跨海湾入口的红色悬索桥已经有将近一千一百年的历史。也许,世界上再没有第二座桥梁像金门桥一样拥有如此易于辨识的外观。从方位上看,小艇就漂浮在金门桥外几百米的太平洋水面上。从桥下望去,旧金山湾内星星点点的灯火近在咫尺。

“怎么会?金门桥?旧金山?”铃木转头看舱内的魏宇同。

“四分钟。”李玄白看了看驾驶台上的时钟,又疑惑地看看魏宇同,“从方波出现,到光亮消失,正好四分钟。”

“从苏黎世到旧金山?四分钟?就算是数字隧道,最快也才十倍音速,怎么会只有四分钟?”华婉灵的目光也落到了魏宇同身上。

“旧金山?我们不是在苏黎世吗?宇同,你做了什么?你在那电脑上做了什么?”林晓雯记得,诡异的方形水波出现前,魏宇同的确是在电脑上操作着什么。

“我……没做什么。”魏宇同嗫嚅道。

地上的苹果II主机早已断了电,静静地躺在船舱一角,幸好没有被渗进船舱的海水浸到。华婉灵的手机还握在魏宇同手中。

“我……我只是……不停地按回车键,就在那个界面里……”

李玄白弯腰把电脑搬到驾驶台上,从魏宇同手里接过手机,重新打开电脑,启动扩展卡程序:“就像这样,一直按回车键?”

“也许是的……就在这个界面里,我刚才只不过试着按了几下……”

“你按回车键,有没有规律?”

“我不知道。我就想试一试……”魏宇同说。

“这电脑有古怪。”李玄白盯着虚拟屏幕发愣。

“要当心。”华婉灵突然说,“如果电脑有古怪,那……在这里用电脑更要当心,金门桥下就是千年的节点。”

“节点就在桥下?”铃木想起,迈索尔之战的同时,前夜进攻的就是旧金山节点。

“对,在金门桥下的海底深处。”

“好吧,”李玄白坐回驾驶座,发动引擎,“如果这里就是节点,我想,该是这老古董电脑回家的时候了。”

“回家?”

“我不知道,我也不确定。先上岸吧,船还在进水。我只是在想,这里临近节点,又有这么一台古怪的电脑,我们肯定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从哪里上岸?”林晓雯问。

华婉灵指着眼前的钢铁大桥说:“穿过金门桥,右手边不远,对,那个方向,就是渔人码头了。”


月亮悄然西坠,东边的天空微微泛白,启明星高悬在东边的海湾大桥上空。凌晨的渔人码头出奇得安静,只听得见海浪拍岸的声音。街道上看不见一个行人,偶尔有海鸥从头顶飞过。五个人坐在码头外的水泥堤岸上。气温比正午的苏黎世低得多,海风吹在脸上,让人不由得想蜷缩起身体。

“七个地球节点里,旧金山节点规模最大,构造也最复杂,就像一座水下的五角大楼。”华婉灵用手机在地上投影出三维的节点结构图。

三维投影的体积不大,但非常直观、清晰。红色金门桥的基柱下方,数十米深的海底岩层里有规律地排布着五个层层嵌套的正五边形隧洞,每条隧洞都与数目众多的休息室、仓库、控制室、实验室相连。最内层的五边形中央,是节点发射机房的位置。

“节点入口在哪儿?”李玄白问。

“那儿。”华婉灵手指的,是远处金门桥下一座三层楼高的砖红色建筑。

“那儿是旅游景点,对吗?一座十九世纪前修建的军事要塞?”铃木从手机投射的三维结构图中也找到了要塞的对应位置。

“对。那儿是节点唯一的陆上通道。平常是旅游景点。没有哪个游客会想到,自己参观的要塞里,有一扇门正好通向节点内部。”

“唯一的陆上通道?还有水下通道?”

“对。”华婉灵指着三维结构图说,“这里,金门桥西面的外海深处,有一个隐蔽的水下通道。节点内的物资补给全都通过这个水下通道进行。陆上通道只供人员出入。”

“我们守卫迈索尔时,前夜他们进攻的就是这个节点?”

“没错。”华婉灵说,“只知道他们当时发动了偷袭,但没有成功,参与偷袭的突击队全军覆没。不过,完全不知道细节。”

“我们得到节点里去,带上这台苹果II一起去。”李玄白说。

海风裹挟着潮湿从岸边袭来。魏宇同打开苹果II电脑的机箱顶盖,反复端详里面的芯片和电路板。华婉灵把手机放在地上,单手撑地站起来,眉头微锁,盯着李玄白看。此时的李玄白像是忘记了周围几个人的存在,只顾低着头从各个角度研究节点的三维结构,他本来就瘦小的肩膀在海风里微微摇晃,眼镜片上结出了淡淡的一层薄雾。

“你到底是谁?”华婉灵看着李玄白说,“你不像个普通的黑客,你像个神秘的赌徒。”

“你怎么突然问这个?”一旁的林晓雯笑了,“在印度,我就问过他同样的问……对了,被你偷听到的……”

魏宇同抬头看了她一眼,她知趣地收住了话头。

“你不觉得,”华婉灵对林晓雯说,“这个人的来历很神秘吗?你们告诉我,那天他扮成内莫艇长,在水下欢迎你们。我是法国人,也许比你们更熟悉《海底两万里》。很多法国人喜欢内莫,仅仅是因为喜欢他的神秘莫测。这个世界上,神秘比神奇更让人着迷,但往往也更危险、更有欺骗性。”

“他真的很神秘,”林晓雯说,“那天,他死活不肯告诉我他从哪里来,明明说的是北京话,偏要说自己是南方人。不过,我倒不觉得他危险,只是觉得他有趣。”

“华小姐怀疑李兄是千年的耳目?”铃木突然说。

“不是怀疑,是推断。”华婉灵说,“就像……我是千年的情报员,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背叛了千年,你们也可以有你们的推断。”

“我的来历不明,”李玄白突然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尘土说,“苹果II是我在鞋匠屋子里找到的,扩展卡密码也是我破译的。刚找到苹果II,我们就瞬间移动到北美。迈索尔战后,我明明情绪低落,找到苹果II之后,我又想进到节点里去——这推断并不算离谱,对吗?”

“至少现在,我不觉得你和千年有什么关系,”华婉灵说,“但我害怕和神秘莫测的人在一起,这总是让人惴惴不安。既然我们只用了四分钟,就从苏黎世移动到旧金山,大约一百倍音速的样子——神奇的背后,总需要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否则……”

“否则就只有假定我是千年的耳目?”

“不,我只会假定,是你,而不是魏宇同,制造出了昨晚的方形水波。当然,如果你承认这一点,我会立即追问你的动机——能用一百多倍音速旅行的人,却在一边逃亡,一边试图阻止千年的骗局,这需要一个动机,不是吗?”

“你们不是说,我是个独行侠吗?”李玄白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的吊坠,“就算我根本不知道那方波是如何产生的,也必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可为什么一定要带苹果II到节点里去?”铃木也站了起来,“李兄是不是猜到了这电脑里的玄机?或者,刚才的方波并不是宇同误操作的结果,而是李兄的有意安排?”

“只是直觉。”李玄白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真相,这个世界的真相。这真相关乎……关乎我活在这个时空里的意义。宇同也许只是误操作,但的确激活了这电脑里……怎么说呢……一个远超我们理解能力的强大信息场,然后,出现了方波,我们来到了旧金山。无论如何,电脑里肯定有古怪,只有到节点里,越接近节点信息场的中心,越有可能再次激活方波——这值得一试。”

“李兄,”铃木指着三维结构图说,“这里不是迈索尔,我们没可能进去。为什么不用手机连进节点?如果还不够,这里离硅谷那么近,轻易就能找到性能最强的电脑,为什么要到节点里面去冒险?”

“太远,没用的,”李玄白说,“必须到节点中心去,到发射机房附近去。”

“李兄,在迈索尔,我们控制了整个节点,不还是没法和警卫队对抗吗?在旧金山,你期待这台苹果II制造奇迹?”

“玄白,铃木,打断一下,”魏宇同突然插话说,“你们想过没有,到底为什么要阻止千年,为什么要控制星际网络?”

铃木一愣,略带疑惑地说:“还公众一个真相。”

“那……阻止千年、公开真相之后呢?”魏宇同说,“仅仅为了公开而公开?”

“千年控制了全世界的科技、媒体、信息网络,无处不在的科学法庭和荒诞的反科学罪禁锢着人们的求知欲……这些理由还不够吗?”华婉灵说。

“不错,千年的确控制了科技、媒体、信息网络……这听上去真是耸人听闻。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你们掌握了星际网络,你们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你们一定会比千年做得更好?”

“宇同,我在千年这么多年,一直被他们欺骗。要不是大祭司,我恐怕不会知道,这是一场卑鄙的骗局,而且,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千年。阻止千年,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人们共享最新的科技成果——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拼命吗?”

“不,我不是说这么想不对。”魏宇同说,“我是说,这想法是不是太简单了,还需不需要考虑得更周全一些?举个例子,你看,眼前这海水是咸的、苦的,海员们会说,如果海洋里全是淡水,那航海就方便多了。假设星际网络的信息场已经强大到足以淡化所有海水,你们愿意为了海员的需要而让海水变淡吗?”

“您的意思是?”铃木此前一直觉得,不熟悉信息技术的魏宇同更像个无意卷入此事的局外人,直到现在,他才发现这个年轻、俊朗的小伙子也很有些城府。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的想法是不是太片面了。”魏宇同说,“只看技术层面,当然很容易说,千年是在遏制科技发展,必须阻止千年。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经济层面,政治层面,乃至人们的心理层面?”

“技术范畴之外?”华婉灵也隐约觉得,魏宇同这个人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再举个例子。”魏宇同站起身,放眼眺望远处的金门桥,“殖民时代,欧洲人凭借领先的科技,可以控制甚至奴役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但这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经济层面,没有西方人的贸易入侵,东方也许只能停留在农耕时代;思想层面,没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东方也许还在坐井观天;政治层面,没有殖民和反殖民战争,东方也许永远是帝王、君主的天下……”

“宇同……你在说什么?”林晓雯吃惊地看着魏宇同。

“问你们一个问题,”魏宇同用手指着地上的节点结构图,“当初,千年为什么不愿与大多数人分享高科技?要知道,即便是当年的殖民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会主动教殖民地的人使用现代科技。”

“刚加入千年时,”华婉灵说,“他们说,跨界效应存在一个临界条件,如果某个时空区域的信息熵特别低,这个时空区域就会毁灭。为防止地球毁灭,千年不得不控制普通人的信息和科技水平……”

“你相信这个解释?”

“开始时是相信的,”华婉灵点头说,“我看过郑益彬的计算过程。可后来大祭司发现,那个所谓的计算过程并不正确,好像被千年篡改过……大祭司换用不同的方法做了另一次推导,结果证明,临界条件根本不可能出现。”

“不,你们都错了,你们根本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魏宇同像是胸有成竹,“是不是存在临界条件,也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其实,从技术层面讲,地球会不会毁灭根本不重要,因为在经济、政治和思想层面,一旦跨界效应公之于众,人类社会很快就会分崩离析,用不着等到临界条件出现的那一刻。”

“宇同,你在说什么?”林晓雯愈发诧异了。

“我的意思很清楚,这不是个技术问题。想一想,为什么千年要用石油公司做伪装?你们都懂技术,而我,既不会解信息场方程,也不会操控星际网络,但不用你们提醒我也知道,只要信息场足够强,就可以用跨界效应‘凭空’制造无限量的石油。”

“从理论上说,的确是的,”铃木说,“但是……”

“发现跨界效应后,只要计算能力允许,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物质和能量就可以按人的意志自由转换。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你们想过没有,普通人会怎样利用这种自由?想一想吧,如果石油、黄金、钻石都可以无限量地合成,价格变得和大米一样便宜,如果核能、电能都像海水一样丰富,如果人们不再受资源数量的制约——那时候,人们会做什么?如果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资源和财富……”

“你在说什么?”华婉灵看见魏宇同的眼睛在放光。

“其实,谁也没有认真想过,那一天真的到来时,人类会怎样。那个时候,贪婪、嫉妒、吝啬、施舍、占有、分享、慈悲、怜悯等等等等,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情感。整个地球将陷入没有竞争、没有差异的死寂。经济将不再需要流通,政治也不再需要斗争,思想将不再有高下之分,信息不再需要任何流动……这,和今天被千年蒙蔽,活在一个相对富足、稳定,但仍拥有竞争的世界里相比,到底哪一个更好些?”

“不,不,不是这样的……”铃木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措辞。

“当然不能这么讲。”华婉灵说,“科技不是坏事,只有使用科技的人才有好坏之分。就算跨界效应可以让地球上的经济发展远超人类的正常需要,那时的人们也自然会找到保持活力的方法。不管怎样,知悉真相总要好过浑浑噩噩。”

“也许吧,但,谁知道呢?”魏宇同耸了耸肩,“我只是想说,如果要阻止千年,那我们必须首先想明白:阻止千年之后,这个世界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跨界效应对整个人类来说,到底是福是祸?”

五个人陷入了沉默。大家听着脚下海浪的声音,猜测这样的讨论会以何种方式收场。林晓雯伸手拉了拉李玄白的衣袖,示意他站出来说些什么。

“无论如何,要先阻止千年,对吗?”李玄白说,“我觉得,还没有到讨论新秩序的时候。我可不想在哲学、经济、政治问题上伤脑筋。我现在只想进入节点,控制星际网络,阻止千年。你们愿意跟我去冒险吗?”

“所以,您还是坚持要亲自到节点里去?”铃木问。

“对,带着苹果II,到节点里去。你们看,这里有个绝好的入口。”李玄白用手指向节点结构图上方的一个位置,那里正好对应着金门桥一座钢塔的塔顶。

“金门桥的桥塔?不行。”华婉灵摆手说,“那里是节点发射机房的通风口,从桥塔下去就是节点的发射机组。如果当时发射机开机,强辐射足以把人变成气体。”

“这是最好的通道,无人设防。”李玄白坚持说。

“可……怎么可能从这里进去?”

“未必不可以。发射机是用来和其他节点通信的,发射时虽然辐射强,但不发射时,那里就是个普通的电脑机房。”

“不,这不可能。从金门桥塔顶到机房至少有三百多米。这么长的通道,人怎么下去都是个问题,更别说如何避开发射机开机时间了。”

“嗯,让我想想,我现在也没有好办法。但,给我一天时间,相信我,我不是独行侠,我只是个普通的黑客,我只想找回一个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