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七○后作家用多种方式记录的在路上的青春,
散文浓酽,想象纵横开阖;
诗歌诡美,曲折,具强烈音乐性;
摄影神秘,风格奇异。
作者足迹踏遍大陆香港台湾三地以及欧美重要的文化城市,
对青年文化深有体会,折射于诗文中,流露出意气风发又特立独行的气质,
文字和图像也呼应这种不羁,风格自由流动,内容都关乎现实与内心中的旅程。
本书表面虽是游记为主,但实际上写的是青春之激荡与冲突。
衣锦夜行者,非“富贵而不归故乡”之意,
其实是穿着鲜花走进茫茫深夜。
人,本天地间之羁旅者,百代中之过客。
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称为真正的家乡,
尤其当一个人知晓了这命运,他便应该接受并且热爱变动不居的生涯
——那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人。
对于这一层次的浪游者,旅游是不纯粹的,他要的是生活本身,
他要求生命就是一场完全的盛宴;
观光是不彻底的,他要的是体验本身,
他要求他生命所经历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爱有恨,
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印痕。
正如古人所谓“过处便有情”,爱上,便住下
——倒过来讲:要住下,怎能不爱上?
爱止是一夜眼神的勾连,繁花之间的擦肩,爱一个人怎么能不完全体验他/她?
同样,在世间流变中,一个有情的旅者,
若爱上了一个偶遇的地方,又怎舍得不去融入它的生活,成为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