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迷笔记
篇名:住院的病人
原名:The Resident Patient
首次发表:英国《海滨杂志》,一八九三年八月
首次插画:西德尼·佩吉特
首次中译:《旅居病夫案》,商务印书馆译,载于一九○三年十月五日《绣像小说》第十期,后收入商务印书馆一九○六年发行的《补译华生包探案》。
发生时间:一八八六年十月六日(星期三)至十月七日(星期四)。
提到的已刊案件:血字的研究、“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
福尔摩斯:喜欢伦敦,对大自然却不感兴趣(退休后这一点有所改变,参见《狮鬃毛》)。
华生:想去新森林或南海一游,但因存款拮据,推迟了假期。
备注:据说,因为《硬纸盒子》(一八九三年一月发表在《海滨杂志》上)情节过于耸人听闻,于是在编辑《回忆录》时柯南·道尔没有将其收入。但是他将《硬纸盒子》中福尔摩斯对华生思想的推理插入了《住院的病人》开头。后来约翰·默里版本的《歇洛克·福尔摩斯短篇小说全集》(1928)又针对《海滨杂志》的开头有所修改,形成了第三个版本。
[1]《住院的病人》于一八九三年八月发表在英国版《海滨杂志》上,一八九三年八月十二日发表在美国《哈珀斯周刊》上,由W.H.海德绘制插画。一八九三年九月发表在美国版《海滨杂志》上。
[2]原文为法语。
[3]原文为“Scylla and Charybdis”,指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在希腊神话里,斯库拉原是一个美丽的仙女,为英雄克劳格斯所爱。后来她的情敌女巫喀尔刻将她变成一个六头女妖,有十二只脚,每个头有三排利齿,随时准备撕咬猎物,居住在墨西拿海峡的岩礁上。在她对面靠西西里岛的一边,住着另一个女妖卡律布狄斯,每天三次吞吐海水,形成巨大漩涡。这两个女妖严重危胁着来往船只,令船只进退两难。关于斯库拉的外形有很多说法,有六头十二尾说,一百个头说等。
[4]指议会因夏季避暑而休会,但这与上文提到的十月份相矛盾。这里因为是取自《硬纸盒子》的段落,所以不能作为年代学的证据。在部分版本中根据《硬纸盒子》的描述将上文的“十月”改为“八月”,以符合议会休会的说法。
[5]英国汉普郡林德哈斯特附近的新国家公园,以风景秀丽闻名。
[6]英国的临海小镇,为度假胜地,风景优美。
[7]原文为法语。
[8]指《莫格街谋杀案》中杜宾推理出同伴的思想情节,和这里有很多相似之处。
[9]查理·乔治·戈登(1833—1885),英国军官。他在中国指挥所谓“常胜军”(欧洲人和中国人组成的一支军队)对抗太平天国军队。当时同治皇帝封他为提督,英国也册封他为爵士。他担任苏丹总督期间,在一次战役中被杀死。
[10]亨利·沃德·比彻(1813—1887),美国著名牧师,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人物。比彻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普利茅斯教堂担任了将近四十年的牧师,直至去世。他是一位声誉极高的牧师,每周都要为两三千人演讲,评论时事,倡导社会改革,探讨人生真理。比彻对十九世纪美国人的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南北战争期间,他支持林肯,反对奴隶制度,并倡导妇女选举权。一八六一年,他创办《独立》周刊,并担任总编。
[11]从第二段“那是十月里一个闷热的阴雨天”开始,都不是《海滨杂志》的原文,而是英美单行本使用的文本,取自《硬纸盒子》(部分文字有所差别)。《海滨杂志》原文仅有两段,如下:
我不能确定具体的日期,因为有关本案的一些备忘录放错了地方,但那应该是我和福尔摩斯同住在贝克街寓所的第一年年末。那是十月里一个狂风怒吼的日子,我们整天都待在室内,我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不愿去面对秋天的狂风,而他则专注于自己的化学实验。但是到了晚上,试管的破裂宣告他的研究过早结束了。他惊呼一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神色严峻。
“一整天的工作被毁了,华生,”他大步跨到窗前说道,“哈!星星出来了,风也停了。我们一起到伦敦街上散散步,你看怎样?”
一九二八年英国约翰·默里公司出版《歇洛克·福尔摩斯短篇小说全集》时又出现了第三个版本。它将《海滨杂志》上的两段合并为一段,并有所修改:
这是十月一个闷热的阴雨天。“糟糕的天气啊,华生,”我的朋友说道,“不过今晚微风轻拂,我们一起到伦敦街上散散步,你看怎样?”
[12]威廉·S.巴林-古尔德认为本篇发生时间是华生第一次结婚之前一周,因此他才会对贝克街的起居室感到厌倦。他根据的文本是约翰·默里版本。他认为,《海滨杂志》中华生提到“我和福尔摩斯同住在贝克街寓所的第一年年末”是华生记错了,他后来又找到了“放错地方”的备忘录,于是在约翰·默里版本中删去了那句话。
[13]伦敦威斯敏斯特的一条街道,离下文所说的卡文迪许广场不远。
[14]在《红灯丛话》(1894)中,柯南·道尔提到了沃姆利精神病院主任查尔斯·梅森的论文——《已婚人群中原因不明的神经损伤》。
[15]根据威廉·S.巴林-古尔德的说法,因为华生即将结婚,为了维持家庭开销,他有意开业行医,因此对医学方面的书籍和论文有所涉猎。
[16]华生也就读于此,并于一八七八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7]伦敦国王学院由英国国王乔治四世创办,其附属医院在福尔摩斯的时代位于葡萄牙街。
[18]以缺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肌肉僵硬为特征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四肢会保持任何一种它们被放置的姿势。它被认为由多种生理或精神紊乱(如癫痫或精神分裂症)引起,也可由催眠术导致。十九世纪不少小说中都出现过这个词,包括埃德加·爱伦·坡的《厄舍府的倒塌》(1839)等。
[19]虚构的奖项。
[20]卡文迪许广场周围,比如哈利街和温普尔街都是伦敦著名的高级诊所所在地。一八五三年至一八五四年,南丁格尔就曾在伦敦哈利街一号的一家疗养院担任护士长。一八九一年三月到五月,柯南·道尔曾经在上温普尔街开设诊所,挂牌为眼科专家,不过病人不多,于是转而开始进行小说的创作。
[21]原文为“Lady Day”,天使报喜节,或称圣母领报节。每年三月二十五日为报喜节,报喜天使加百列将耶稣降生告知圣母玛利亚的节日。这也是英国四个季度结账日之一。
[22]柯南·道尔在南海行医时曾经收治过一个住院病人——二十五岁的杰克·霍金斯。霍金斯罹患脑膜炎,并且非常严重。虽经柯南·道尔奋力抢救,仍然不治身亡。后来柯南·道尔和他的姐姐路易莎结婚。
[23]一畿尼为二十一先令,一先令为十二便士,四分之一畿尼正好是五先令三便士。畿尼于一八一三年停止铸造,但是直到一九一七年还在使用。
[24]英国伦敦中心区的西部,以时髦的街区、商店、剧院而闻名,包括著名的海德公园。珀西·特里威廉诊所所在的布鲁克街也属于西区。
[25]说明本篇发生的时间不在星期二。
[26]说明本篇发生的时间也不可能是星期一。
[27]希腊神话中的伟大英雄,主神宙斯之子,力大无穷。
[28]读者注意,这里的描述和《波希米亚丑闻》中对波希米亚国王的描述很相似。
[29]淡黄色澄明液体;气味似醚,带水果香;在室温下能挥发,易燃烧。作用是使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特别是扩张冠状血管和脑血管,使血压降低。吸入后半分钟即显效,可持续数分钟。并可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与氰化物形成无毒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恢复组织的呼吸功能,故有解毒作用。可用于血管收缩痉挛、心绞痛、胆绞痛及氰化物中毒。因在胃肠道迅速水解,故口服无效。并没有医学文献提到使用亚硝酸异戊酯治疗强直性昏厥。不过,在一八八七年七月的《精神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亚历克斯·罗伯逊的一篇文章——《关于强直性昏厥案例,使用高温和点击头部的方法》,提到强直性昏厥也会导致血管收缩。特里威廉医生可能看过这篇论文,并受到启发。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第九版)记载,维多利亚时代针对强直性昏厥的治疗方法一般不使用医学手段,而强调控制病人的意志,以使其不进入昏厥状态。
[30]说明本篇发生的时间不是星期日。
[31]威廉·S.巴林-古尔德将本篇发生的时间定在一八八六年十月。该月雨下得最大的两天是十二日(星期二)和十五日(星期五)。星期二已经不可能,故本篇发生的时间是一八八六年十月十五日。华生之前提到狂风大作(《海滨杂志》最初发表时的说法),而该日风压为十六点五磅。
[32]在福尔摩斯的时代,牛津街还是一个住宅区,如今是最时尚的商业街。
[33]也位于伦敦西区,主要居住着内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从卡文迪许广场延伸到梅丽博恩路,从梅丽博恩路福尔摩斯和华生可以回到贝克街。
[34]福尔摩斯很擅长装病,在《赖盖特之谜》和《临终的侦探》中都露了一手。
[35]十月份英格兰天刚破晓的时间为:一日大概在四点之后不久,三十一日大概在五点。所以华生的说法只是一种文学修辞,与实际情况不符。
[36]这位警官在正典中仅此一篇出场。
[37]古巴首都,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和著名良港。以糖、雪茄烟、热带水果等为大宗出口产品,其中哈瓦那雪茄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高级雪茄烟。
[38]荷属东印度是指一八○○年至一九四九年荷兰人所统治的印度尼西亚。十六世纪,欧洲人抵达现今印度尼西亚,发现了一些小国。欧洲强国开始在此建立殖民地,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里占领印度尼西亚领土最多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一七九九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
[39]从上下文并不能推测出被捕的确切时间,大概是在一八七五年或者一八七六年。这样他们服刑期满的时间是一八九○年或者一八九一年。根据一八七七年英国刑法,针对服刑期间表现好的囚犯,法官可予以减刑。十五年刑期可以减少三年又一百九十七天。这样一来他们提前获释的时间大概是在一八八六年七月到一八八七年六月间。
[40]罗伯特·L.史蒂文森和劳埃德·奥斯本合著的《打捞者》(1892年)中就有一艘船名为“诺拉克列依那”(不过并没有失事)。也可能出自爱尔兰诗人托马斯·摩尔(1799—1852)的诗歌《利斯比有双明亮的眼睛》,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许多眼睛都美丽,但不如你的可爱,我的诺拉·克列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