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自利的诚实

树立诚实的口碑也可以提高可信度。在博弈论的领域外,好人是基于“做人的道理”而力求诚实。但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上,诚实的行为则多半是出于“自利”而非道德。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给人说话算话的印象为什么对绑架和勒索的人有利。

绑匪一定会要求赎金,但只有在付出赎金可以增加人质获释的概率时,人质家属才会乖乖付钱。对绑匪来说,这是个很难处理的局面。假设你是刚拿到赎金的绑匪,此时你该不该释放人质?要是把人放走,你就要不到更多的钱,而且警方也可能会从这个线索追查到你的身份和行踪。但不撕票也有不撕票的好处。首先,假如你所犯的罪只是绑架,而不是绑架杀人,警方就不会追你追得这么紧。其次,即使不幸落网,只要你没有杀人,刑罚也会相对较轻。但不管你有没有拿到赎金,这两个好处都存在。

假如人质的家属认为,你因为很怕被判故意杀人罪,所以会释放他们的亲人,那么他们就会相信,不管他们有没有按照你的威胁、承诺与序列博弈要求付赎金,你都很怕被判故意杀人罪。别忘了,只有当人质的家属相信付赎金可以增加人质获释的概率时,他们才会付钱,但也只有职业绑匪才能认清这点。

假如绑匪将来还可能重操旧业,那么就最好树立起诚实的口碑。绑架累犯必须让人质的家属知道,过去只要家属按照他的要求付钱,他就会放人,而且这也是唯一的选择。如此一来,人质的家属大概就只能把钱如数付给他们。

勒索就像绑架一样,会面临很大的信用问题。假如被害人不付钱,勒索的人保证会揭发丑闻。例如情妇可能会翻脸不认人地威胁情夫说,假如他不给她3万元,她就要把他的风流韵事昭告天下。这种揭疮疤的威胁究竟可不可信?

在你乖乖付钱给勒索的人之前,应该先想想她为什么要揭发丑闻。假如勒索的人恨你入骨,希望看到你生不如死,那么不管你有没有付她钱,她都会把这些事公开。即使勒索的人在法律上绝对有揭发丑闻的权利,但勒索就是犯罪。假如勒索你的人把事情公开,那么她坐牢的概率就会提高,因为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铁定会告她。勒索的刑罚会让勒索的人有打消公布的念头,但无论你有没有给她钱,她的这种顾虑都会存在。因此,一位理性且只玩一次的勒索者,不管你给不给钱,她应该都会把事情公开。

此外,就算你让勒索你的人称了心,她还是会继续来要钱。当你付钱给勒索的人时,她可以拿到钱,而你却只能得到她会保守秘密的承诺。以勒索为业的人并不希望未来的受害人认为,她对过去的受害人不守信用。不过,贪心的勒索者会有很强烈的动机继续压榨受害人。不管怎么说,假如受害人上个月愿意付3万元来堵住她的嘴,那么这个月一定愿意再多付几千元来遮羞。要应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大概就是赌赌自己的运气,一毛钱都不给;要不然就是给一辈子,一次付一点。假如勒索者希望有稳定的收入,泄露消息就会弄巧成拙。只要勒索者一辈子都得向你伸手,她就成了靠勒索吃饭的人;如此一来,诚实对她就有好处。

假如勒索你的人打算重复玩这场博弈,那么她就会像绑匪一样,希望树立起诚实的口碑。靠勒索吃饭的人都希望别人知道,过去只有当她拿不到她所要的东西时,她才会泄露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