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的威力甚至可以延伸到进化论上。当人类在玩博弈时,通常都假定自己会理性地选择一切可以带来最大回报的策略。生物学家有时候会把博弈论应用在动物身上,并认为动物的基因会指示它们如何博弈。假设某些生物正重复形成图6-11中的囚徒困境博弈。生物的基因会告诉它应该好心还是坏心,其报酬则是食物。生物所获得的食物愈多,所能繁衍的后代就愈多,其基因也会散布得愈广。最善于玩这个博弈的基因会存活下来,而那些始终表现欠佳的基因则会消失。
假设有两群生物保持相当大的距离,其中一群生物所拥有的都是要它们选择好心的基因,另一群生物的基因则要它们选择坏心。这两群生物的后代所拥有的基因一定和母体相同。两群生物会重复形成图6-11中的囚徒困境博弈,而好心的生物似乎占了上风。由于这群生物的每个个体一定会善待彼此,所以每个个体在每个回合都可以得到5单位食物的报酬。在坏心的生物中,每个个体必定只能得到1单位食物的报酬。所以好心的生物应该会把势力扩张到坏心的生物中。
不过,拥有坏心基因的生物群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好心的对手比不上的。试想,当好心的生物群落踏入坏心的生物群落的地盘,并和后者直接竞争时,会发生什么?在这个博弈中,坏心的生物会大获全胜。当好心的生物群落只是互相竞争时,会比坏心的生物群落略胜一筹。但两个生物群落之间竞争时,坏心的群落就会占据上风。从这个好心与坏心之间的博弈中可以看出,只有当好人不必对付坏人时,他们才会有杰出的表现。
商场博弈
当好人遇到坏人
我们把这个进化博弈应用到企业文化中。假设公司两个部门的文化截然不同,一种文化是每个人都善待彼此,另一种文化则是每个人都一定会使坏。这两种文化都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纯粹的习惯使然。新员工要是接触到好心的文化,环境就会自动将其塑造成好人;同样,任何人只要受到坏心文化的熏陶,就会变成坏人。好心部门的员工会表现得比较好,因为每个人都会互相合作;坏心部门的员工则一定会为了出人头地而互相攻击。
但是,囚徒困境的理论指出,好心的文化非常不稳定。假如有几个坏心的人开始加入好心部门,而且没有被同化,那么好心的员工就会被排挤。一大群好心的员工可以在短期内为公司多创造价值,但他们的文化并不稳固,只要有几个坏心的人就可以毁了它。
就个体而言,自私对个人有利,但就整体而言,好心对所有人才有利,这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博弈。在只进行一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绝对应该对对方坏心,因为坏心可以为你带来最大的利益。事实上,当企业处于这种博弈中时,员工一定看得出来,所以也不会浪费时间去寻求双赢的结果,因为这样的结果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单次囚徒困境博弈中。但在没有最后一次的重复博弈中,你应该尽量和人合作,以争取更好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结果,你应该让对方相信,你有办法辨别并严惩自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