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员工的懒惰往往是雇主面临的最大挑战。经济学家很久以前就发现,政府征税会降低个人的工作意愿,而了解征税如何影响人的工作热情则有助于激励员工。
试想在某个博弈中,你必须决定要做多少工作,你做得越多,就赚得越多。不幸的是,你每多做一小时,就必须倒贴一小时。对一般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当我们在工作时,等于是拿时间在换金钱。所以每小时赚的钱越多,大部分人就会越乐意工作。
当政府向你征税时,你从工作中所得到的好处就会减少。假如你必须把40%的收入拿去交税,那么你每多赚1元钱,实际上只能得到其中的60%。这就是重税会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因为其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意愿。
农夫与员工
公司也经常对员工“征税”。这就好比是你将土地租给一位农夫,并打算以下列三种方式向他收租:第一,你以固定的薪水请这位农夫帮你工作,而他所种植的作物则全部归你所有;第二,这位农夫从他所种的作物中拿出一部分给你;第三,农夫支付给你一笔固定的费用,种出来的作物则全部归他自己所有。
当这位农夫领的是固定费用时,其工作意愿最低。在第一种方案下,不管农夫有多努力,他所领的薪水都一样多,所以尽量少做才符合他的利益。从农夫所种的作物中收取一定的比例等于是向他征税。在第二种方案下,农夫还有部分工作意愿,但会被你的无形税收大幅削减。当农夫支付固定的费用时,其工作意愿最高,在这种方案下,只要多做一点,他就可以得到所有的努力成果。
假设这位农夫每多做一小时,可以多收成30美元。在第一种方案下,他完全拿不到这笔额外的收入;在第二种方案下,可以拿到其中一部分;在第三种方案下,这30美元则全部归他所有。
因此,此时看起来可能会变成你应该一直采用第三种方案,以便让这位农夫支付给你固定的费用。但第三个方案的问题在于,农夫必须自行承担歉收的所有风险。假如某年歉收,这位农夫就得承担所有的损失。由于大部分员工都不喜欢冒险,因此通常只有在承担风险可以得到补偿的情况下,员工才会接受。换句话说,只有在平均收入很高时,这位农夫才会接受第三种方案。在第三种方案下,农夫必须寄望在丰收时大赚一笔,以弥补歉收时所减少的收入。
员工必然会遇到风险与工作之间的两难抉择。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雇主通常必须根据其工作绩效来定薪。只不过员工通常不喜欢冒险,而希望薪水能一直保持稳定,这便使雇主难以抉择。假如雇主强迫员工承担很高的风险,员工固然会有工作的动力,但会对这种风险产生反感。假如公司支付固定的薪水给员工,员工虽然会对安稳的工作很满意,但可能因此缺乏努力工作的动机。
商场博弈
雇主的困境
假设某位业务员可以努力工作,也可以敷衍了事。雇主无法评估这位业务员的努力程度,而这位业务员的业绩好坏也不一。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业务员若敷衍了事,业绩一定不好;若努力工作,业绩好与差的机会则各占一半。
公司该如何为给这位业务员制定薪酬?假如一直支付固定的金额给这位业务员,他显然就会敷衍了事。但如果这位业务员的薪水是根据其业绩来制定的,那么他就必须承担很高的风险,因为即使他努力工作,业绩还是有可能不好。假如让员工承担太高的风险,他们就会要求更高的薪水,或是另寻比较安稳的工作。
风险与激励之间的两难有一种变通方式,即雇主密切监控员工努力工作的程度,而不是结果。在上面这个博弈中,假如你根据业务员的努力程度来定薪,而不是看其整体销售量,你就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如此一来,愿意努力工作的员工就不必承担风险。遗憾的是,努力与否只能靠主观来判断,而且比监控结果要困难得多。因此,风险与激励的问题并没有万无一失的解决办法。
相反,每一家公司都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薪酬结构都会造成某方面的效率低下,所以要设法判断哪种效率低下所造成的影响最小。
风险与报酬之间的两难在财务上也是很重要的课题,第15章会有深入的探讨。
外部合约
我们可以把上述风险与报酬结构套用在外部合约上。假设你们公司请一家建筑公司来造房子,你可以采用下列三种合约:一是付给建筑商一笔固定的金额;二是付给它固定的金额,再加上一定比例的浮动额度;三是你负担所有的建筑成本。
第一种合约显然最能诱使这家建筑商尽量降低成本,但它对建筑商的风险也最大,所以它可能会要求将这个条款中的费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