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1表示了一般性的威胁博弈。在这个博弈中,参与者1可以从三个人当中雇用一个来完成工作。不过,当此人被雇用后,只有他能完成这件事。从博弈开始的观点来看,三个人都能做完。但只要参与者1挑了其中一个人,他就得依赖所雇用的人,因为此时已经来不及挑选其他人。图10-2显示的则是另一种博弈,你虽然依赖某个人,但并没有被威胁。在这个博弈中,A一直都是唯一能完成工作的人。所以聘请他后,也不会变得更依赖他。在图10-1中,A等到被聘用后才能对你发出威胁,但在图10-2中,A则一直拥有这个权力。
你应该避免依赖那些挟持你的人,以减少威胁的问题。比如,假设你打算建一个工厂来生产配件。除了建工厂以外,你还需要齿轮来制造配件,但生产齿轮的公司只有一家。因此,当工厂建好后,这家齿轮供应商就是你唯一的依靠,所以它可以把价格抬得非常高。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你在建工厂前就应该和这家齿轮供应商签订长期合约,以确保它绝对不会索价过高。
有第二个来源也可以减轻威胁的问题。在上例中,你确定至少有两家供应商可以卖齿轮给你,那么就没有一家可以垄断。也许在建工厂之前,你就可以说服另一家供应商开始生产齿轮,以便使你绝对不会只依赖一家供应商。
软件的威胁
软件的威胁问题促成了开放源代码运动。长期以来,AT&T都是免费让人使用其备受欢迎的Unix软件。AT&T被反托拉斯官员拆分后,它才开始对Unix收费。AT&T的新价格政策让Unix的用户有种被骗的感觉,因为当它不收费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钻研Unix;如今等他们对Unix产生了依赖后,AT&T又开始对用户收费。如果他们知道将来Unix收费的话,很多用户可能就不会花这么多时间掌握Unix的使用技术。
为了避免威胁的问题再次发生,于是有一位用户便开发出所谓的GNU来取代Unix。它是一种递归式缩写,意思是“GNU不是Unix”(GNU's Not Unix)。GNU原本就以免费为诉求,因此用户在使用时不需要担心有朝一日会重蹈覆辙。GNU之所以被称为开放源代码软件,就是因为其原代码随手可得,用户修改起来也很容易。
航空公司员工的威胁
罢工所造成的威胁使航空公司很难维持获利。航空公司对罢工的抵抗力特别弱,因为它们的固定成本很高,而且专业工作人员又多。罢工对航空公司的杀伤力非常大,因为会造成昂贵的飞机闲置。航空公司又很难找人来替代罢工的人员,因为这些人都具有专业的技能。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的员工便可对公司造成严重的威胁,并借机勒索要求高薪。
为了了解航空公司的困境,来看下面这个经过高度简化的例子。如果没有罢工的话,你所在的公司预计会有1000万美元的营收与900万美元的支出。
如果没有罢工,你就可以赚到100万美元,但如果员工罢工,公司利润会出现什么变化?在理想的情况下,你只要替换罢工人员就不会受到伤害。假如员工很容易取代,他们就不能威胁你,因为你并不是非需要他们不可。但现在假设员工具有专业技能,所以只要他们一罢工,你就必须停工,并损失1000万美元的收入。此时员工就可以威胁你,因为他们对你形成了变相垄断。现有的员工经过训练后,便成了唯一能完成必要工作的人,所以你非依赖他们不可。罢工对你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罢工会让你损失1000万美元的收入,但也可以让你省下部分成本,因为你不必再支付薪水给员工。假如你的900万美元成本全部用来支付薪水,那么罢工只会让你损失100万美元。但如果薪水的成本只有200万美元,其他700万美元的成本则是花在设备上,情况会变得如何?此时罢工会让你损失1000万美元的收入,但却只能省下200万美元的成本。
薪水占成本的比例越低,罢工所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当很多昂贵的机器必须靠少数几个员工来操作,而且没有人可以取代他们时,这些员工就能完全控制你。航空公司的处境就是如此,因为那些极昂贵飞机必须靠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与维护。
音乐界的威胁
MCA唱片公司曾经投入220万美元巨资帮一位新歌手造势,结果她的唱片只卖了378张。《华尔街日报》指出,这种挫折在音乐界是很平常的事。唱片公司在新歌手身上投入数百万美元,但大部分都有去无回。这些公司希望靠少数的成功来弥补众多的失败,但依赖少数人的成功却很容易使唱片公司威胁受欢迎的歌星。
假设你在10个新人身上各花了100万美元,你知道其中大概有9个都不会红,但第10个可以帮你赚到1100万美元。再假设你并不知道这10个新人中哪一个会红。假如这个走红的新人想得到大部分其所赚的1100万美元,此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新人可能会说,既然你只花了100万美元来捧她,所以1100万美元的专辑收入都归你所有并不公平。但如果不“剥削”旗下的走红艺人,你又会损失惨重。
为了避免威胁,唱片公司只好要求新人签订长期合约,并靠这些合约来确保少数的成功歌手会听从唱片公司的安排。当然,从歌手的观点来看,一旦被发掘并证明有潜力,他们应该就有权利把赚到的钱全部归为己有,而不必帮唱片公司弥补培养失败歌手的成本。
虚拟演员的威胁
在威胁问题的影响下,计算机虚拟演员可能很快就会占领娱乐业。假设你想请一位默默无闻的女演员来出演你所制作的新电视剧,结果有几千个合格的候选人来应聘。大部分人都很渴望从事演艺工作,所以她们全力争取在这一角色的机会。但如果你的节目收视很好,你就会对主演产生依赖。在1000位漂亮的女演员中,今年由哪一位演出都一样,但等到黛比演出了几年后,你就会非常依赖她继续演下去。
长期合约可以稍微缓解这个问题。除非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女演员一开始便同意以双方商定的薪水工作一定年限,你才应该跟她签约。不过,合约并不能完全解决演员威胁的问题。首先,强迫对方以低薪帮你工作一辈子的合约大概行不通,因为这不合乎法律和道德。其次,即使演员签下了有法律效力的合约,她还是可以威胁你,只要你不大幅调薪,她就会消极怠工。
我认为,这一问题总有一天会被计算机虚拟演员给化解,因为数字艺人可以归电视制作人所有。如此一来,虚拟演员就可以使那些贪心的演员无法威胁制作人。